我們的架構
在1878年成為「救世軍」之前,卜維廉的基督教傳道部便以軍事架構運作。
在1878年成為「救世軍」之前,卜維廉的基督教傳道部便以軍事架構運作。
草創時期,基督教傳道部採用軍隊徽章與軍事用語,代表向貧窮與罪惡宣戰。這種精神與當時的基督徒文化主流相符,反映出當時如〈基督精兵前進〉之詩歌所傳達的時代共鳴。隨著1878年更名,許多救世軍人開始使用軍事用語,至今多半仍持續沿用。制服、旗幟、銅管樂隊也開始出現。至1878年十月,第一部《救世軍法令與規章》已是全體救世軍的必讀書籍。
成員與神職人員
為與軍隊架構相符,救世軍會友皆以「軍兵」稱之,神職人員則是各有不同軍階的「軍官」。軍兵們在各地方部隊(教會)參加崇拜時多半穿著制服。但與軍官不同的是,軍兵通常僅在參加主日崇拜或救世軍活動,才會穿著制服。也有許多參加救世軍崇拜的,卻沒有軍兵身分、也不穿制服。
為與軍隊架構相符,救世軍會友皆以「軍兵」稱之,神職人員則是各有不同軍階的「軍官」。軍兵們在各地方部隊(教會)參加崇拜時多半穿著制服。但與軍官不同的是,軍兵通常僅在參加主日崇拜或救世軍活動,才會穿著制服。也有許多參加救世軍崇拜的,卻沒有軍兵身分、也不穿制服。
在部隊裡擁有領袖頭銜的人稱之為「幹事」。幹事的職位包含樂隊隊長、詩班長、以及其他團隊領袖。幹事皆為自願職任、不支薪、男女皆可擔任。
救世軍軍官則是經過由救世軍訓練及任命(按牧)的全職傳道人,其工作包含一般傳道人的職責,也可能在救世軍的社會服務活動及行政事務中,扮演多重角色。
軍官擁有不同的軍階,並且在「值勤」時,應穿著制服(見圖)。其全球領袖稱為大將,是由全球最資深的一批救世軍軍官(名為「高階議會」)遴選而出;「高階議會」由救世軍中將及擔任領地領袖的准將所組成,專門在必要時召開,遴選大將。
軍官擁有不同的軍階,並且在「值勤」時,應穿著制服(見圖)。其全球領袖稱為大將,是由全球最資深的一批救世軍軍官(名為「高階議會」)遴選而出;「高階議會」由救世軍中將及擔任領地領袖的准將所組成,專門在必要時召開,遴選大將。
救世軍軍階
行政架構
救世軍的行政系統採用由上而下的軍事風格,除了大將的職位之外,其餘皆為任命制。大將領導救世軍在全球一百二十八個國家運作,其國際總部位於倫敦,由數名國際部長職掌各行政單位。
救世軍的行政系統採用由上而下的軍事風格,除了大將的職位之外,其餘皆為任命制。大將領導救世軍在全球一百二十八個國家運作,其國際總部位於倫敦,由數名國際部長職掌各行政單位。
參謀長乃由大將所任命之中將,其職位僅次於大將,為救世軍之執行長官,負責執行大將之政策決定,並責成各不同部門間的合作。國際總部負責日常事務之運作與資源分配統籌,其工作要點為擬定策略、長期規劃、並作為全球救世軍之資源中心,負責計畫構想與政策推動。
為便於執行行政目標,全球救世軍按地區規模或面積大小等劃分為不同軍區,通常以國家為單位,成為獨立軍區,但在某些國家,救世軍蓬勃發展,便劃分為兩個或更多軍區。軍區最高領袖稱為「軍區總指揮」(其軍階通常為中將,有時則為准將)。台灣區領袖,即軍區總指揮,直接對國際總部負責。軍區總指揮駐於總部,與其他不同軍官及員工一起工作,負責督責救世軍各項活動。
救世軍的部隊相當於教會,通常也具有社區中心的功能。各部隊皆由隊長帶領,並由隊長直接對軍區總指揮負責。目前台灣軍區有五個部隊。有執行救世軍工作之處,並可望成為部隊之據點,則稱為分隊。目前台灣軍區有一個分隊。